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总投资630亿 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再加码

发表时间: 2023-11-30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详情

  该项目为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生产线项目。项目作为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采用OLED发光器件制备工艺等新型显示技术。

  在成都的“建圈强链”行动中,京东方正是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显示”细致划分领域中的“链主”。此次京东方再度加码投资成都,无疑将为产业建圈强链带来新动能。

  冲刺“收官”,成都“捷报频传”。11月28日晚,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拟在成都投资建设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为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生产线项目。

  公告显示,此次投资京东方拟与成都高新区指定的投资平台——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及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项目公司注册投资的金额380亿元,其中京东方筹集资金199.994亿元,重产一期筹集资金90.003亿元,电子公司筹集资金90.003亿元,项目总投资与注册资本的差额部分通过项目公司外部融资解决。

  项目分两期分阶段建设,周期约34个月。根据公告,项目设计产能:3.2万片/月玻璃基板投入。基本的产品定位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高端触控显示屏,推动中尺寸IT类产品向OLED屏的升级换代,开拓中尺寸OLED屏幕产品的广阔市场。

  对于此次投资,京东方表示,项目作为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采用OLED发光器件制备工艺等新型显示技术。项目的建设将加速新型战略产业项目的实施步伐,提升显示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半导体显示产业的优化升级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

  随着AMOLED显示产品大规模在手机、智能穿戴等领域应用,且持续向中小尺寸显示领域渗透,AMOLED产品将慢慢的变成为主要流行趋势。京东方表示,随着OLED下游各应用领域的显示面板更新换代,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据Omdia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6年OLED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约600万片,同比增长19%。据DSCC预测,到2026年,OLED在高端IT市场将以5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44百万片。因此,项目对应的中尺寸IT类商品市场未来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京东方是显示领域全球领先企业。2023年上半年,京东方在LCD显示屏领域整体及五大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今年是京东方落子成都的第16个年头。自2007年首次在成都投资31亿元人民币的第4.5代TFT-LCD以来,京东方持续在成都布局显示产业。2011年,基于4.5代生产线的良好运营情况,京东方集团决定在成都扩建LTPS LCD面板生产线,面向高端市场,实现了产业升级。2017年10月26日,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6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在成都量产。

  对于连续布局四川、成都,京东方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这主要源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人才充沛、交通物流条件良好,发展显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2007年,京东方就投资45亿元在成都高新区建设第4.5代TFT-LCD项目,加上此次第8.6代AMOLED生产线投资,京东方在川渝投资总额已经超2000亿元。”

  显示产业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方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市新型显示主营收入规模达602.69亿元、成为成都最具发展的潜在能力的支柱产业之一。此前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新型显示十大城市及竞争力研究》显示,在“2022年柔性显示五大城市”中,成都在武汉、重庆等城市前,位列榜首。

  在成都的“建圈强链”行动中,京东方正是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显示”细致划分领域中的“链主”。在链主的带动下,成都显示产业生态圈不断扩容。目前,成都拥有完整的显示产业生态链,建立了从偏光片、掩膜版、工业气体到面板制造,再到笔电、电视、手机、车载显示等终端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聚集了京东方、中光电、TCL等250余家新型显示企业。

  此次京东方再度加码投资成都,无疑将为产业建圈强链带来新动能。谈到成都新型显示产业未来发展,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在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拼图”中,新型显示产业是“芯屏端软智网”细致划分领域的重要一环。从政策端看,成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项“顶层设计”均为新型显示产业规划了发展路径。下一步,成都将不断向产业链上游、下游延伸拓展,加快打造“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研发和制造基地。

  ①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