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到底LCD屏幕好还是OLED 屏幕更好呢?

发表时间: 2024-04-08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详情

  1.肯定的是OLED成本更高,因为目前都是采用蒸镀的形式来进行OLED屏幕生产,TCL华星光电和一些大厂正在研究印刷式的OLED生产的基本工艺,难度较大,但是一旦量产,将可以使得OLED屏幕成本迅速降低,当然目前还是OLED屏幕成本高,LCD屏幕太普遍了,全世界都供过于求,价格一直在跌;2.OLED屏幕对眼镜是友好的,为何会感觉伤眼,看你的问题提到了iPhone X,因为这一代是苹果首先使用OLED屏幕,但是用的PWM调光,简单来说就是这种调光会造成屏幕的频繁及快速闪烁,会对人眼造成不适,现在都是DC调光,这种OLED伤眼的问题已不存在了;3.目前来看OLED的自发光和高对比度优势,LCD是没有的,不过后期如Mini LED和Micro LED等技术的兴起将挑战OLED屏幕的地位,Mini LED是对液晶的改良,Micro LED也是自发光原理类似让像素直接发光,未来也有很大前景

  (高端IPS-LCD 指的是旗舰机/次旗舰机的IPS-LCD,分辨率不小于1080;

  TN-LCD 目前只有低端垃圾山寨机 以及垃圾笔记本在用,主流机型已经淘汰)

  IPS-LCD已经很不错,不过OLED还是稍微好一些。(我看过华为的资料)

  IPS-LCD略胜一筹。OLED也不错,不过还是比高端的IPS稍微差一些。(我看过华为的资料)

  (有些高端IPS-LCD色准能达到医用级别。据我所知 彩超/CT之类设备 大多数用的IPS-LCD)

  可视角度:OLED 180/180,IPS-LCD 178/178,基本上 每个角度看 都比较舒适;TN-LCD可视角度低,换个角度看就会疲劳。

  对比度/黑位:高端的IPS-LCD 以及OLED 通透感较好;有些720的低端IPS-LCD/TN通透感较差,容易疲劳。

  手机屏幕是人机交互的媒介,屏幕的材质、参数、性能都直接影响着手机的使用体验,因此各个手机生产厂商都在努力提高和优化电子设备屏幕的屏占比、分辨率和高清度等。电子设备屏幕材质不同,显示效果也有区别,总的来说,手机OLED屏幕>手机LCD屏幕,原因是OLED是有机发光屏幕,每个像素点都可以单独发光,不需要依赖背光,同时拥有广视角、低功耗、高反应速率等优点。而LCD屏幕的背光面板和显示面板是分离的,无法自发光,在色彩和还原度上都不及OLED屏幕。但是LCD屏幕相比OLED屏幕更护眼。

  LCD屏幕又叫做液晶显示屏,它的发光原理是由背光层发出白光,再在白色的背光层上加一层彩色薄膜,通过电流控制每个像素点的过光率,从而控制像素的颜色。LCD屏幕是由背光层与液晶测组成的,无法完全遮蔽白光发出黑色,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漏光的现象,屏幕厚度相对来说会较为厚一点。但是LCD屏幕的耗电量很低,屏幕颜色自然准确,具有护眼功能,在技术上更为成熟,成本也较低。OLED屏幕被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采用了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具有自发光功能。OLED的屏幕很轻薄,具有可折叠、弯曲的特性,被称为“柔性屏”,显示黑面时,完全不发光,颜色显色度很高,色域广,对比度高。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OLED屏幕会出现频闪,亮度越低频闪越严重,在暗光下使用对眼睛有危害。另外一点是OLED屏幕有烧屏的情况,会降低屏幕的使用寿命。

  在购机时,想要稳定性、护眼功能的用户都能够选择LCD屏幕的手机,追求高科技、柔性屏的用户很适合选择OLED屏的手机。

  消费者在购机时对屏幕的注重点一般会放在屏幕的整体样式、屏占比、屏幕分辨率、屏幕流畅度和安全性上面,因此电子设备屏幕测试是手机生产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厂家想要以高效的方式完成测试还得确保测试的稳定性,就需要在测试设备上下功夫,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在LCD、OLED屏幕的测试中,具备高寿命、连接稳定、导通功能好、性能强等特点,能有效地保证测试效率,起到一个很好地导通功能。比如在需要大电流测试时,它能通过的额定电流能达到50A,满足测试需求,且电流在传输过程中流通于同一材料体内,不会出现电流衰减的情况,具有很好地连接性;在小pitch领域,弹片微针模组应对的pitch值在0.15mm-0.4mm之间,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弹片微针模组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具有可定制化的特点,它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在20w次以上,测试过程中无需频繁更换,能大幅度的提升电子设备屏幕的测试效率。

  【OLED优点】:第一是亮度会比靠外部光源照亮的LCD更好些,OLED好处在于屏幕相比LCD屏幕更鲜艳,OLED屏幕可塑性更高OLED屏是能做成柔性屏幕,具有更高的可塑性,手机生产厂商可通过这个特点把屏占比做到很高,且屏幕技术更强大,让屏幕更大更好看,也是折叠屏手机的标配屏幕。相比LCD屏幕,OLED屏幕更鲜艳,但在暗光下看手机会超伤眼。此外,OLED屏幕的像素自发光,使得OLED屏在显示亮度方面更加优秀,能控制在黑色部分完全不发光,表现黑色更真实。(亮度是屏幕素质的根本,没有亮度,再高的色域、色准也发挥不出来)

  【OLED缺点】:是不能在暗光下看手机。虽然OLED屏幕很好,但也掩盖不了OLED暗屏时候低屏闪超伤眼的事实。同时:OLED屏幕对水分、静电等外因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损坏。PWM调光比较伤眼,有烧屏现象。成本高,颗粒感较重。

  相比之下, LCD屏幕也有它的【优点】:如亮度高(阳光屏),更坚固不宜碎屏,屏幕技术成熟所以成本较低,色彩还原度高,长时间使用也不可能会出现偏色现象。

  【缺点】“LCD屏幕”的色彩还原度和对比度稍逊一筹。LCD屏幕的背光源会导致黑色呈现偏灰,而且对比度较低,无法展现出OLED屏幕的效果。LCD屏幕则需要背光源的持续供电,因此相对能耗较高(耗电量大),不支持屏下指纹;技术不够先进等等。

  综上所述,LCD党觉得OLED党“不行”,主要是认为“伤眼”,OLED党diss LCD党主要是认为LCD屏幕“过时”、“低端”的标签。虽然每种屏幕类型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但从显示效果、能耗和可靠性来看,同时不怕屏闪,想要屏幕色彩更加惊艳、更加省电的话还是推荐选择“OLED屏幕”,毕竟OLED屏幕技术更强大,屏幕毕竟更为先进。反之,你想保护眼睛,屏幕使用时间更长的话就选LCD屏幕。是您的话,会怎么选呢?

  首先是价格问题,oled屏幕在价格上普遍是比lcd要贵的,而且要贵不少,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今年iPhone12更新换了oled的屏幕后屏幕维修价格比iPhone11涨了不少~

  第二个是伤眼问题,oled的伤眼主要是频闪问题,比lcd更容易引起眼部疲劳,不过这样的一个问题经过这两年厂商在硬,软件上的其实已经没太多影响了。题主仍然感到不适,估计是因为之前一直在使用lcd屏幕,苹果x是苹果第一次使用oled,在频闪这块处理的并不是很好,有不适应比较正常。

  最后一个问题是发展的新趋势问题,我们总能听到或看到数码评测里头有句话叫lcd永不为奴。因为在这两年oled的发展使得其基本上已经取代lcd市场,此时市面上还在使用lcd屏幕的手机已寥寥无几。这样的一个问题重点是oled的自发光特性确实优于lcd,相比lcd,oled屏幕对比度更高,色域更广,亮度更高,显示效果确实更出色,且更薄,更省电。而且oled的成本对于手机是可接受的,这点不像电视。

  未来的手机市场lcd屏幕肯定是逐渐消亡的,能够在未来与oled竞争甚至取代之的是miniled,microled,这些新兴的屏幕技术。

  用过oled和lcd,两个屏凑一起放同一部电影,oled好一些,不去仔细看看不出差别。oled的黑是真的黑,画面有层次感,色块之间分明。lcd整体像蒙了一块白纱一样,有点灰灰的。

  LCD技术很成熟,OLED目前良率,产能,返修等都有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至少是几十年,还是会存在的。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显示技术从最初的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CRT)发展到平板显示技术(FPD),平板显示延伸出等离子显示(PDP)、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技术路线,各种触摸显示屏、可弯曲显示屏在数码产品的应用上大放光彩。从技术的发展路径来看,显示技术的发展大概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897年,世界上第一台CRT诞生,实现了电信号向光输出的转换。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CRT技术的产业化,黑白CRT电视和彩色CRT电视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显示设备。

  第二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等离子技术、液晶技术并行。2000年后,随着液晶技术的完善,其在显示效果、成本等诸多方面均显著超越等离子技术,等离子技术逐步退出市场。目前液晶技术已是全球最主流的显示技术。

  第三个阶段: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OLED技术出现并实现产业化。2006年之前,OLED面板多为PMOLED面板,主要是针对小尺寸显示器件。2008年诺基亚推出了第一台应用AMOLED显示屏的手机,随后索尼、LG推出小尺寸OLED电视;2010年,三星大举推进AMOLED技术,并在其高配置手机中普遍的使用AMOLED面板,OLED的商业化进程得到了实质性进展。

  面板显示技术经历了彩色显像管、等离子技术再到如今的LCD、OLED,显示技术越来越逼真。LCD技术已较为成熟,OLED从技术上来说更具优势,但目前还没办法实现大规模的大尺寸应用。iPhone X采用AMOLED屏后,OLED技术便被再一次推到了风口下,在小尺寸应用上开始逐渐扩张市场占有率。目前已经研发出更先进的Micro LED,在各项性能上其表现更为优异,但由于关键的影响量产的技术还未解决,还未能得到推广。因此,目前面板行业主要是LCD和OLED技术之争。

  OLED产业链上游包括材料制造、设备制造、元器件,中游是面板制造和模组组装环节,下游是各类终端应用。在上游产业中,技术门槛较高,供应权基本掌握在海外厂商手上,在材料领域,日韩厂商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占有率。在中游制造领域,面板制造由韩国的三星和LG把控,其中三星是全球最大的中小型OLED面板生产商。而在下游领域,除了手机、电视屏幕的应用,还有可穿戴设备和汽车等,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OLED应用市场。面板检测位于OLED行业上游中的设备制造阶段的检查测试环节以及中游的模组组装环节,是器件生产制程中的必备环节,其发展受下游产业的新增产线投资及因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所产生的产线升级投资所驱动,与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联动性。

  LCD产业链上游包括液晶材料、玻璃基板、背光模组,中游是LCD制造商,下游是各类终端应用包括液晶电视、电脑、智能手机。面板检测位于LCD行业中游中的设备制造阶段,通过Array、Cell、Module三大设备制程向LCD制造商供应面板检测设备,是器件生产制程中的必备环节。同OLED一样,其发展与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联动性。

  检测设备主要在LCD、OLED等平板显示器件生产的全部过程中进行显示、触控、光学、信号、电性能等各种功能检测,来保证各段生产制程的可靠性和稳定能力,达到分辨各环节器件良品与否,提升产线整体良率的目的。平板显示检测设备以LCD检测设备为主,OLED检测设备的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平板检验测试包含三大制程:

  Array(阵列)制程。前段制程,将薄膜电晶体制作于玻璃上,主要包含成膜、微影、蚀刻和检查等步骤。

  Cell(成盒)制程,中段制程,以前段Array制程制好的玻璃为基板,与彩色滤光片的玻璃基本结合,并在两片玻璃基板中注入液晶。

  Module(模组)制程,即后段制程,将Cell制程后的玻璃与其他如背光板、电路、外框等多种零组件组装的生产作业。

  检测贯穿面板制造全程,检测环节是各制程生产中的必备环节。面板检测行业进入壁垒高,虽然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较快,但可提供检测设备的企业较少,尤其是可提供Array 和Cell 等前端制程检测设备的企业更少。国内平板显示检测行业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中前段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一块面板质量合格,一定要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因此一定要使用检测设备在每一制程的最后对玻璃基板或者面板成品进行检测。

  从平板显示行业总量上来看,2018年全球显示面板的出货量为38.27亿片,同比增长4.9%。随着5G技术的发展,继“功能机换智能机”后的“4G换5G”换机潮将使智能手机行业出货量迎来新的高峰,显示屏作为手机重要组成元件,其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平板显示行业将由此获得逐步发展。根据IHS数据,预计2022年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将达到39.99亿片,相比2018年预计会增长4.49%。

  从平板显示行业结构上看,TFT-LCD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占据最大比重,但从变化趋势上看,AMOLED出货量一直上升,而TFT-LCD出货量不断下滑。AMOLED屏幕由于其轻薄、色域广、能够制成折叠形态等特点,随着其良品率的不断的提高及成本的下降,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在过去六年内,中国平板显示器件设备生产支出呈快速增长趋势。2018年随增速有所放缓,但绝对金额仍然很大。且随着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的趋势,这一金额预计将持续上升。

  从WitsView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日本及台湾的LCD面板产能总体保持稳定,而韩国的面板产能则呈显著下滑趋势,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面板产能的持续上升,中国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这一方面是由于韩国厂商将资金更多聚焦在OLED产能上,另一方面中国在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上更为低廉,更靠近手机生产厂商等主要客户,同时政策上也有更多优惠。产业的转移必定伴随着产线的建设,这为检测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智能手机供应链上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会推动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上升,同时也带动供应链企业的发展,如依靠指纹识别模组获得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汇顶科技、依靠影像传感器业务翻身的索尼以及靠曲面AMOLED获得重大成功的三星电子等。柔性屏技术能解决单手握持与屏幕大小的矛盾,被广泛认为是未来手机发展的一大趋势。三星及华为今年年初都发布了折叠屏手机。预计随有关技术难题的攻克,柔性OLED出货量将进一步上升。

  FT-LCD向OLED的产能切换,将推高平板显示厂商对于产线的投资。作为产线中必不可缺的一环,检测设备需求将大幅度上升。同时由于OLED屏幕较LCD屏幕良率更低,所以在检测设备上的投资较LCD更多。

  中国面板厂在AMOLED 面板产线的投资热情高涨。除了京东方(成都)在2017年底已量产的第一条6代柔性AMOLED 面板产线 年天马、维信诺等都开始量产6代柔性AMOLED产线。未来几年内,包括和辉光电、华星光电也都规划了新的产线量产计划。预估中国整体中小尺寸AMOLED 面板产能面积比重将从2018年的16%提升至2021年的37%。根据HIS数据,虽然三星未来在OLED产能上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内厂商也均在扩大OLED产能。

  如果在高中物理没有选修过偏振光的相关知识,你可能比较难理解液晶层与偏光片的作用,因此,这里我们大家可以把这两个结构想象成百叶窗,将整个结构简化为下图:

  当我们给正极电路施加电压,它会通过液晶层联通负极电路构成回路,驱使液晶层发生偏转。如果将液晶层与偏光片想象成百叶窗结构的话,那么相应的电压会使百叶窗的叶片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使得通过相应区域的白光量变小,以此来降低某个子像素的亮度。这样,我们就能够最终靠电压的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从而调整子像素的亮度,最终使像素点显示想要的颜色。

  要注意的是LCD屏幕的背光层并不是每一个像素点下面一个单独的灯珠,而是所有像素点共享一整块大的背光层。

  OLED的全称是有机自发光二极管,区别于LCD屏幕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来实现不一样的颜色的显示,OLED屏幕使用有机自发光材料,经过控制注入子像素发光材料的电流的大小,实现不一样的颜色的显示。OLED像素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OLED屏幕的每个像素点都能够理解成一颗独立控制的灯珠,因此不必像LCD屏幕那样,需要显示时要将整个背光层亮起,而是仅仅需要开启有必要进行显示的像素点即可。

  在上面的原理部分,我们特意提到了LCD屏幕的所有像素点共享一整块大的背光层,而OLED屏幕的每个像素点都可以独立控制开启与关闭,因此这里就能够准确的看出OLED屏幕的第一个优势,那就应该实现息屏显示。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很多手机可以在息屏状态下以较低的电量消耗显示手机的电量、时间、通知或一些其他的自定义信息,不少厂商都把息屏显示作为手机的买点。显然,这个功能LCD是无法实现的,因为LCD屏幕如果想要显示内容,需要把整个背光层打开。

  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的比值,通常,对比度越高的画面看起来越鲜艳,色彩越浓郁。

  LCD屏幕如果想要显示黑色,根据上面的原理,理想状态下需要将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的液晶分子完全闭合,完全遮挡住背光层发射出来的白光。但实际情况中,液晶分子并不能做到完全闭合,背光层发出的白光会有一部分漏出,因此最终黑色在LCD屏幕的显示效果并不是纯黑色,而是亮度大幅度递减的灰色。

  而OLED屏幕的原理是通过有机自发光材料的通电来发出相应颜色的光,而且不存在背光层,因此当需要显示黑色时,只要完全断掉像素点的供电,这样就可以做到完全不发光,从而显示真正意义上的纯黑。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OLED屏幕的对比度接近于无限,高对比度也会使OLED屏幕的显示效果明显强于LCD屏幕。

  LCD屏幕具有一整块大的背光层,在装配时屏幕和边框的衔接处很容易会出现背光层的白光漏出,在边框附近出现大面积的光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漏光。而OLED屏幕由于没有背光层的存在,因此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漏光问题。

  我们在显示动态画面时,每个像素点显示的颜色需要快速切换,而像素点从一种颜色切换到另一种颜色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个时间就是所谓的屏幕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如果过长,就会导致在显示动态画面的时候,像素的颜色来不及切换,上一帧画面还没有完全消失,在屏幕上留下残影。

  LCD屏幕的颜色切换是通过液晶分子的偏转来完成的,因此液晶层的偏转速度直接决定了LCD屏幕的响应时间,而液晶分子的偏转速度会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低,偏转越慢,这也就是为什么冬天室外LCD屏幕会出现严重的拖影现象。

  OLED屏幕在进行颜色切换时,不存在液晶分子的偏转问题,也不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因此OLED屏幕的响应时间往往比LCD屏幕短得多。可以说OLED屏幕在显示动态画面的时候是有天生优势的。

  OLED屏幕不需要LCD屏幕复杂的多层结构,因此可以做薄。另一方面,OLED屏幕能轻松实现更大角度的弯折,因此近几年随着OLED屏幕的发展,各种曲面屏、折叠屏手机开始大行其道,我们在这里不讨论这些技术的实用性,仅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说,OLED屏幕为各种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OLED屏幕由于不需要整个背光层同时亮起,因此在耗电方面也明显优于LCD屏幕。

  说了这么多OLED的优点,那么LCD真的就一无是处吗?显然不是的,OLED屏幕的优点显而易见,但它同样也具有非常极端的缺点,导致直到现在,仍然有一部分用户不愿放弃LCD屏幕。

  近几年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烧屏”,它的意思其实并不是屏幕被烧毁损坏,而是OLED屏幕老化导致的一种显示失真现象。

  前面讲过,OLED屏幕的原理是有机自发光材料通电发光,高中化学知识告诉我们,有机物相比于无机物更容易老化,发生性质的改变。OLED屏幕的有机自发光材料由于频繁的电子迁移,发出的颜色会逐渐发生改变。而由于屏幕上不同区域使用频率不同,OLED屏幕各个区域的老化速度就会产生差异,在显示纯色内容时,老化程度较深的区域就会出现残影,比如电池显示区域,长时间显示电池图标,如果再显示纯色的话就会留下一个电池形状的残影,这就是所谓的“烧屏”。

  而LCD屏幕由于发光部分是整个背光层,因此屏幕的不同区域即使老化,老化程度也相同,虽然会出现整体的色差,但不会出现由于老化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烧屏”现象。

  我们在使用屏幕时,需要根据环境光的情况对屏幕的亮度进行调整,而目前主流的调光方式主要有两种,即DC调光与PWM调光。

  PWM调光: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通过“亮屏-灭屏-亮屏-灭屏”这种亮暗不断交替,而人眼有个视觉暂留效应,大约是1/16秒,在这一段时间内人眼看的效果还会停留,PWM就是用这个原理来不断调光的,而PWM调光的频率指的就是亮屏-灭屏的速度。

  LCD屏幕使用DC调光没有任何问题,而OLED屏幕由于其显示原理,如果使用DC调光,在亮度较低时会产生屏幕显示色彩不均匀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抹布屏”。因此目前市面上大多数OLED屏幕都采用了PWM调光,如果PWM调光的频率较低,屏幕就会产生频闪,造成视力损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用惯了LCD屏幕,在刚使用OLED屏幕时会觉得眼睛疼,流泪,从而产生了OLED“瞎眼屏”的说法。

  实际上,高频PWM调光可以有效解决频闪问题,但限于技术和成本,目前市面上许多OLED屏幕还是使用了低频PWM调光。

  电脑和电视上的IPS,TN还有VA都是属于LCD屏幕,他们的区别就是液晶层结构不同,TN可以是实现很快的偏转速度但是色彩比较差,VA能轻松实现很高的对比度但是响应速度很慢,IPS对比度虽然没有VA那么高但是色彩也还不错,响应时间介于VA和TN,比较适中,所以IPS的综合体验是最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买电脑都推荐买IPS面板的屏幕。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个人独创的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本次转发仅用作学习资料的收集和研究,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原文链接:硬件科普系列之显示篇--LCD与OLED知多少_lcd oled-CSDN博客

  但是,2020年的OLED电子设备屏幕很多都采用闪烁法调亮度,这样就很糟糕了,伤眼睛

  一般情况下肯定是OLED成本高,对眼睛确实是LCD更舒适。OLED的优点主要是在它能实现的功能上,全黑的颜色,超窄边框,挖孔,曲面屏,折叠屏,屏下指纹,息屏显示,以及未来的屏下摄像头,不能离开OLED技术的支持。我个人更喜欢LCD的观感,但我也支持OLED逐渐代替LCD这一趋势

  各有各的好处,目前LCD大规模生产了,便宜。oled小尺寸价格快可以和lcd比拼了。对眼睛伤害大是因为你长期用,少用点伤害就减少。两个相比oled可能功耗低点,但是影响很小,oled的黑色是真的黑,就是不亮了,等于外面天黑了那样,lcd的黑色是外面还是白天,你弄个眼罩或者窗帘遮起来看起来黑,这就是我能给你解释的区别了

  题主可能更多关心的是小屏幕LCD和oled的应用,个人觉得还是看行业与应用场景,比如商显行业用的多是大屏,那么使用LCD更好,原因如1楼所言。